•  
  •  
  •  

【献礼建党百年获奖作品】喻伟:“生就是奋斗”——胡华与延安精神

发布时间:2021-09-15
来源:

引语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已走过风风雨雨一百年,筚路蓝缕,由简而巨,这是人民的选择,亦是历史的选择。在这一百年的历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共同的中华民族复兴梦想而披肝沥胆,催生了一系列伟大的精神,共同构筑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挺立潮头、奋勇当先,树立起一座座“精神标杆”,其拓印出的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193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开启了中共党史上一个崭新的篇章,拉开了“延安时代”的序幕,中国共产党也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延绵的延河水,哺育着奔赴圣地的革命志士;矗立的宝塔山,挺拔起英雄儿女的伟岸英姿。在陕北的这片土地上,伟大的延安精神孕育诞生,接着又在整个中华大地上绵延传播,继承发扬。在圣地延安,走出的不止有大家所熟知的党的领导人,更有千千万万为抗日救国而奔赴陕北的爱国青年。其中,我国著名的革命史学家,中共党史学科的开拓者、奠基人——胡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披荆斩棘万里赴,延安圣地唤我行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觉醒的年代。

那个年代,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风华正茂,有“潍水泥沙挟入海,铮铮乔有看沧桑”的壮怀激荡,有“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的视死如归,亦有“衣带渐宽朝圣地,几回梦里陕边行”的矢志不渝。

那个年代,倭寇的铁蹄,正在践踏着中国人民的身躯,而那破碎的山河,亦深深刺激着每一位爱国青年的心。使命在肩,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时代在召唤,责任也在召唤,延安圣地呼唤着每一位爱国同胞,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约定,踏上了万里征程,从大江南北各个地方,披荆斩棘,共同奔向陕北圣地。

那一声来自延安的呼唤,最早可以追溯到一本书,一本在国统区和海外燃烧起革命之火的传奇之书。1937年10月,一位名叫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在亲身访问了经历长征的中国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士之后,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指出了中国人民的希望所在,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38年2月,为了躲避国民党和日军的检查,胡愈之以“复社”的名义将《红星照耀中国》更名为《西行漫记》出版,该书亦成为浙东地下党主要宣传共产党和抗日救亡的书籍,在进步青年中传递。同当时许多爱国青年一样,胡华在读过《西行漫记》之后,也燃起了对陕北的无限向往,至此确认了中国共产党所在的延安是自己报效国家的灯塔,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成为那追光者中的一员。

皇天不负有心人,很快胡华就和当地党组织负责人联系上了。1938年4月间,中共浙东临时特委派竺一平还给胡华下达了动员并组织好赴陕北公学和抗大等校学习的人员的任务。接到这个任务的胡华激动不己,他立刻开始工作,选定了一些向往延安又思想坚定的人。那时,战火频频,沿铁路线的城市屡受日机轰炸,去遥远的陕北投奔革命,更是令家长无法理解并感到不安,同时奔赴延安还有被国民党获悉而拦阻的风险,所以大家都瞒着家庭出走。众人原本约定在拿到介绍信之后就秘密启程。可是,天不遂人愿,由于时间紧迫,胡华没有拿到介绍信,并且又失去了资助来源,奔赴延安的计划濒临破灭。而在准备出发的前一晚,因为路费的事,小姑妈也发现了胡华的不妥并将其告知胡华的母亲。胡母得知此事如晴天霹雳,声泪俱下,一定要留下胡华。第二天胡华父亲的同事也赶来,告知胡华其父亲病重,坚决不让他出发。迫于无奈,胡华只好暂时留下,再做打算,第一次奔赴延安的计划就此告一段落。

1938年5月5日,胡华为第一批赴延安的热血青年送行,有同学的家长得到消息赶到汽车站硬生生拉住了即将远行的孩子,最终奔赴陕北的只有四人。这一次,虽然他自己没有走成,但是心早已飞到陕北。目送着革命战友离开,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不能立刻奔赴延安,但他也未放弃革命的努力。他在家乡一边继续着抗日救亡工作,一边办起了宣传抗日的报纸《战时大众》。该报纸是一种适用于农村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和抗战近况的通俗小报,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反响,并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毛主席的来信极大地鼓舞了胡华,也更加坚定了他第二次计划奔赴延安的决心。某日,他奉化中学的校友张岱由九江抗日前线返回奉化,二人见面一拍即合,击桌发誓:“不管困难多大,誓要结伴同赴延安!”

时局愈发动荡,形势也更加紧迫。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败退,日军的铁蹄已经逼近奉化县境。此时的胡华心急如焚,再不走,不仅陕公求学、抗日救国的愿望难以实现,还会沦为亡国奴,不,绝不能如此!于是胡华又一次在父母面前恳求“放行”。他慷慨陈词、声泪俱下,说着说着便泪流满面。他是个孝子,又何尝不希望能在父母跟前尽孝?并且,他还是个独子,他走了父母怎么办,父母又如何放心他这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呢!他能够深深体谅父母对他的担心,但是,大敌当前的危急时刻,忠孝难以两全,时间也刻不容缓,他必须要做出选择!胡华知道父亲是支持抗日救国的,于是他泪流满面地对父亲说:“爹爹,母亲没有文化,难道您也不懂吗?我绝不能在家当亡国奴!”他拿出陕北公学招生简章给父亲看,向他详细介绍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的情况,并说,竺良牧老师会给他们开介绍信,到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就有人接应了,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见儿子去意已决,说得又句句在理,深明大义、爱子心切的父亲胡明伦,和所有传承中华民族气节的父亲一样,在国难当头之时,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横下心遂了儿愿。母亲也不再阻拦,开始为儿子准备行装。她不知道陕北在哪里,但她知道那是几千里外的北方,冬季天寒地冻。她要抓紧为儿子赶制棉衣、棉裤......

如此的画面,如此的场景,并不止这一处。在那个年代,它发生在中华神州大地的每一处,它们共同组成了展现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的画卷,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史诗!“风清清,天蓝蓝,我要去延安”,一首歌曲,唱出了那个年代多少爱国青年的心声,延安是是革命圣地,是梦想之地,是希望之地。战火纷飞,国破山河碎,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无数有志青年历经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只为看见那道光,那道中华民族最后的希望之光。

胡华先生,便是这万千青年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平凡而又伟大。

千锤百炼苦奋斗,延安生活锻我魂

“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这句出自于毛泽东主席的豪言壮语如今已家喻户晓。陕公凝聚着中国的希望,因为这里的教学是不只是面向延安革命青年的,更是面向中国未来的!陕北公学在延安这片圣地,不仅撒下星星火种,燃烧起革命的意志之火,同时还孕育着新的火种,为中国的未来而熔铸时代钢铁。1938年10月,年仅18岁的胡华经过百般周折,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圣地延安,来到了与其一生结缘的陕北公学,他在这里艰苦奋斗,磨砺出勇往直前的意志,凝聚了延安精神的灵魂,并将其传承下去,让延安精神在中国人民大学永生不灭。

说到陕北公学的生活,就不得不提起最著名的特色——窑洞校舍。寒窑,在古时总是充满传奇色彩。薛仁贵起于寒窑之中,最终勇冠三军,留下“三箭定天山”的名将传奇;吕蒙正举于寒窑之中,最终文达天下,留下被称为“千古第一奇文”的《寒窑赋》。寒窑,在出生城市的胡华眼中正是如此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而他也不会想到,他一生的传奇也是开始于陕公的那个窑洞。

在来到陕公之后,胡华和一众青年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上了一座黄土坡,领导为他们一一指明各自宿舍的位置,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个工具,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宿舍”。于是同学们就开始一人一把锄头或铁锨打起了自己的窑洞。在荒凉的西北高原创校本是极为艰苦的事情,而面对如此艰难的环境,青年们不仅没有畏惧退缩,反而苦中作乐,硬生生地闯出了一条道路,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诗篇,亦锻造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同学们自己在山坡上打窑洞,洞中留一长条土墩用来作炕,接着又上山打茅草,铺在土炕上,再铺上床单,简单的宿舍就这么建成了。大家睡觉、学习、开会、吃饭、洗脸都在这里,虽然挤一点,却十分清洁整齐。窗明几净、空气清新便是青年学生们力所追求的。他们的生活极为规矩,被子一律被里向外,折得四方见角,十被形成一条线。洗脸手巾挂成齐齐的一条线,书籍、本子也摆得十分整齐。白天大家常常盘腿坐在炕上开讨论会或看书写字,晚上在讨论完学习之后便安静地休息。他们用长木板搁在土坯上做成“桌子”,用以呈放书籍。延安的生活,让胡华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作息于斯,自觉神清气爽。古人所云‘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话实在是包含了深刻的真理。”

在当时“全国人心归延安”的情况下,陕北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优秀革命志士,延安人口剧增,供给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由于大家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仅对艰苦生活安之若素,而且以此为荣、以此为乐。但是客观上,一方面,粮食与各种日用品供应紧张却是不可忽略的事实,另一方面,国民党不断制造反共摩擦,阻拦青年到延安学习也给圣地延安蒙上了一层暗淡的颜色。陕北公学必须解决地理环境与办学条件的限制这个最大的客观难题。可事实上,这个最大的难题竟迎刃而解,甚至不解自消,反而成为了青年学生锻造自身的磨刀石。总有人问,什么是延安精神,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这就是延安精神!要知道,在延安时期,除了陕公的青年学生,各位领导人也都是住窑洞。古人常谓卧薪尝胆、生聚教训、忧患复国,而延安众人正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延安为什么能打败西安,历史早已给出了答案。

1939年春夏之交,陕北公学全校动员,戒备敌人扫荡。胡华后来回忆站岗期间的感想:“轮到我巡逻时,望着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起这时在祖国广大的抗日战场上有多少战士像自己一样在黑夜中放哨。我,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战士,为能参加保卫神圣的陕甘宁边区的自由土地而感到自豪。”是啊,此时的胡华只有十八岁,只是个刚刚成年的小战士罢了。然则,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在延安千锤百炼,铸就起了延安精神之魂,中国才真正有了希望。他们毕业离开延安之后,奔赴全国各地,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从此开启了崭新的征程。在延安的这段宝贵的生活,把他们锻造成了“天降大任”之人,同时他们也在各自的革命实践中将延安精神在炎黄大地播撒。

筚路蓝缕为人民,延安精神在我心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又一次强调了中共党史的重要性,“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又一次将中共党史的学习推向了高潮。

饮水当思源,我们在学习中共党史的同时,亦不能忘记为中共党史学科开疆拓土的引路人。而胡华先生,正是中共党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筚路蓝缕,责任在肩,当党需要他的时候,他义不容辞,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这条中共党史的治学之路。

1940年4月1日,华北联大第二期正式上课,胡华被选中担任了《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教员。从此,胡华的革命事业也掀开了新的一页,为中共党史开疆拓土,奠基立业,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就已经开始意识到史料的重要性,冒着生命危险保存党的资料,为建国后中共党史学科的起步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50年,那时的胡华只有29岁,风华正茂,岁月正好,不到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是副教授了。也是在那一年,胡华老师开始了他不平凡的教授生涯,除了课上教书育人,课下与同学们交流研讨,休息时间还要加班加点,为新中国的革命史教材奠下坚实之基,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这些年,用笔耕不辍来形容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为了弥补新中国成立之初理论学习和思政教学领域的不足,胡华废寝忘食,连续披星戴月,最终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把长期积累的史料和讲稿,整理修改,最终编著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后来据毛泽东的秘书、胡华的同学田家英回忆,当时毛主席看过这本书之后特别开心,称赞写得很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拿出这样的著作很不容易,同时也亲自为此书作下批示,说“以后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就暂定为初稿”。

“身体离开延安,但精神仍在我心”,这是千千万万走出延安的革命青年的心声,亦是胡华一生的真实写照。如果说笔耕不辍,迎难而上,是他所继承的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那么面对逆境,依然坚持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则更为可贵。

在“文革”遭受打击之时,他不但没有消沉妥协,反而坚持理想信念,继续顽强斗争,成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拨乱反正的先驱者。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四人帮”仍然十分猖獗的历史条件下,他就以非凡的理论勇气撰写了《到粤、湘、赣、闽、浙、沪五省一市考察学习的初步汇报》(以下简称《汇报》)。这篇振聋发聩的1.7万余字的历史文献正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拨乱反正的先声。其时,“四人帮”还在台上,大权在握,八面威风,不可一世,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受到迫害,未能平反昭雪。因此,实事求是,秉笔直书,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把被林彪集团篡改、歪曲的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历史恢复过来,戳穿他们的谎言,其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胡华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高尚的师德,坚持只讲真话、不讲假话的原则,最终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了《汇报》。为拨乱反正唱响了第一声。

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筚路蓝缕开创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的伟大事业,胡华先生用他的一生深刻诠释了延安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百年,亦是胡华先生诞辰百年,胡华先生曾说“生就是奋斗”,为了这句话,他奋斗了一生,将其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延安精神在中华大地的继承和发扬,必然要有胡华先生的一席之地,在延安精神的谱系中,也少不了胡华先生光辉的一笔!愿延安精神在中国人民大学永存!